灵山县、钦南区、钦北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钦州市平陆运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23—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钦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11月30日
钦州市平陆运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实施方案(2023—2026年)
平陆运河建设将极大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提档升级,对完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推动广西实现“三大定位”目标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平陆运河工程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国家规划,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自治区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平陆运河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运河沿线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运河沿线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保护运河沿线农村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倡议部署,深刻把握推进平陆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改善的重大历史责任,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相关要求,坚持将生态护河与乡村振兴、兴河富民相结合,加快推进沿河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依靠群众。强化县、镇级人民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和村规民约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组织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坚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村庄布局、人口规模、环境状况、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科学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条件允许或环境敏感区、污染严重区等对污水排放有严格要求的地区,可以采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方法确保达标排放,其他地方要充分借助地理自然条件、环境消纳能力,选择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群众乐于接受的模式,紧密结合农村改厕工作进行有效治理。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短期目标和长远打算相结合,加强规划引导,合理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方法,优先解决重点区域治理问题,梯次推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尊重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村庄治理,结合农田灌溉回用、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景观建设等,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衔接。
三、治理范围及现状
平陆运河沿线灵山县、钦北区、钦南区3个沿河县(区)距平陆运河沿线0—1公里范围内15个沿河镇(街道),覆盖70个行政村(涉农社区)。本方案实施范围为距平陆运河沿线0—1公里范围内的70个行政村513个自然村。目前平陆运河沿线0—1公里范围内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23个(含在建6个),已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自然村28个,污水治理率为8.7%。
四、工作目标
2024年底,平陆运河沿线0—1公里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2025年底达到75%。到2026年底(平陆运河主体建成)前,平陆运河沿线0—1公里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即治理率达到100%。
有效治理:指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或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或采取化粪池、格栅式化粪池、净化沼气池、小型净化槽等方式分散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无污水直排。
五、重点任务
(一)加强规划引领。3个沿河县(区)以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为基础,结合本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合理确定治理目标任务、治理方式、区域布局、治理时序、资金保障等,于2023年12月底前将2024年工作方案报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严格按照农村环境整治中央储备库和广西环保项目库入库要求做好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到2025年,每个县(区)至少完成一个项目申请进入农村环境整治中央储备库或广西环保项目库。
(二)合理选择技术模式。充分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状况、环境功能区划和农村人口分布等因素,按照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思路,合理选取建设模式和处理技术。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城市建成区、城中村、集镇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城镇近郊的农村延伸,将城镇周边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离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较远、规模较大的独立村庄或有条件的相邻村庄,生活污水易于统一收集的,建设雨污分流收集管网,采用一体化处理设施、集中式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提倡综合利用;对位置偏远、居住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建设化粪池、格栅式化粪池、氧化塘、净化沼气池、小型净化槽等分散式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
(三)与农村改厕统筹推进。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三个两、无动力、低成本”黑灰污水处理模式,同步完成卫生厕所黑灰水分离与无害化改造。暂不具备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建设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屯,以卫生厕所改造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杜绝化粪池出水直排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粪污清掏、收储及利用运营服务体系。提倡厕所黑水通过化粪池、净化沼气池等处理后,用作农肥、沼气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灰水经处理达到标准后可回用于农田、林草灌溉及庭院、景观用水等。鼓励探索粪污肥料化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解决粪污直排和资源化利用问题。加强现有雨污合流的分流改造,通过雨污分流实现污水源头减量,采取密封措施利用现有沟渠收集污水,确保农户污水有效收集,过滤沉淀,就近就地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四)做好污水有效管控。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加强农村坑塘水系治理。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到2025年,列入国家、自治区监管范围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要达到100%。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村内各户加大生活污水原位消纳,循环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农村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街道、沟渠坑塘。同时制定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文明公约等,明确生活污水管控要求,并向群众做好宣传引导。将村庄水环境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明确镇级河(湖)长和村级巡管员,抓好日常巡管,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五)健全建管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在设计阶段统筹考虑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按照《广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验收细则》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验收管理。按照《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设施运维管理主体,建立多元化运行维护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运行管护机制。各县(区)加强对运维单位的监督考核,保障所有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日处理规模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年至少完成2次出水水质监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重要内容。要把平陆运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打造平陆运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工作统筹推进。市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做好上下衔接、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县(区)人民政府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计划要求切实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保障、推进实施、运行维护等工作,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实到位,并对实施效果负责。
(二)强化资金筹措。各县(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乡镇配套污水管网等专项资金和市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美丽村屯”扶持资金;县(区)人民政府加大平陆运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投入。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倾斜支持平陆运河沿线0—1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申请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等多种方式,拓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资金来源渠道。
(三)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发挥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作用,协助乡镇以上人民政府落实基层工作职责,将环境整治要求明确纳入村规民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情况要在村务公告栏公示公开,在方案制定、工程施工、项目验收等环节,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户用污水处理设施由村民作为日常维护主体。
(四)强化督查指导。按照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检查。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日常调度、信息共享、定期会商,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未能完成目标任务、设施建成后运行不良的,视具体情况进行通报、约谈等。
(五)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区)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红黑榜、文化墙等方式,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组织基层学习贯彻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倡导节约用水,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用水习惯,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
附件:1.平陆运河沿线0—1公里范围内村庄污水治理计划表
2.已纳管或已建设设施的自然村清单
附件1
平陆运河沿线0—1公里范围内村庄污水治理计划表
县(区) |
镇(街道) |
行政村数量(个) |
行政村名称 |
涉及自然村数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
任务数 |
治理自然村 |
任务数 |
治理自然村 |
任务数 |
治理自然村 | |||||
灵山县 |
沙坪镇 |
8 |
榃璞村 |
28 |
13 |
双寿堂、大派岭、雅宜堂、水榕岭、枫木岭、老屋、大岭、黄屋、梁屋、阮屋、榃璞、教学堂、西冲平 |
7 |
上独山、尖峰岭、下独山、长冲歧、那马岭、秧地岭、长江岭 |
8 |
榃秦、杨桃岭、那穷岭、英到塘、木棉岭、白坟岭、冲顶派、桐油木麓 |
金科村 |
17 |
7 |
塘一队、稔子队、金科街队、蚌降队、岭一队、岭二队、关坪队 |
5 |
那一队、那二队、那三队、北一队、北二队 |
5 |
宁一,宁二,宁三,宁四,宁五 | |||
七里村 |
27 |
15 |
七里、龙庆堂、石龙堂、富塘岭、水井派、新村岭、榃车、水榕派、新村、老村、七里街、镇龙堂、钟屋、那伍、牛路派 |
6 |
松木坪、长春麓、榃西、杉木角、 那务塘、志立坪、 |
6 |
狭口新村、那良、廖屋、六旺村、那良新村、石脚岭 | |||
那琅村 |
24 |
12 |
上村、下村、松木岭、井边、红背队、台山岭、水口岭、台新村、塘派队、岭岗队、社突、着裤坪 |
6 |
石球塘、禾塘岭、鹤岁岭、长岗岭、大木塘、大留田 |
6 |
山子村、山子塘、茅坪、山子新村、大村、山顶队 | |||
思榜村 |
16 |
8 |
细村、老虎头、那芹麓、公楂岭、番桃岭、七木岭、派赖塘、六鹤岭 |
5 |
榃稔塘、新屋、马麓村、木山村、新年排 |
3 |
思榜、横垌、龟头岭 | |||
沙港社区 |
7 |
2 |
冯屋、陈屋 |
2 |
廖屋、仇屋 |
3 |
创华、塘窝、实冲 | |||
沙坪社区 |
6 |
6 |
沙一、居民、街一、街二、街三、街四 |
/ |
/ |
|||||
旧圩社区 |
11 |
6 |
茶辣坪、韦屋、白沙村、垌锣坪、狮子坪、垌口 |
3 |
岭歧尾、大关塘、甘窝 |
2 |
田螺地、马安山 | |||
旧州镇 |
9 |
青松村 |
11 |
6 |
平吉塘村、红泥塘村、松柏田村、宁屋山村、关塘村、大马村 |
3 |
长康岭村、长田排村、富至岭村 |
2 |
岭顶村、西乡塘村 | |
西屯村 |
6 |
3 |
竹子坪村、五星队、长塘村 |
2 |
北风队、尖岭队 |
1 |
新青队 | |||
大岭村 |
13 |
7 |
向春塘队、中村队、仰天队、长田队、砂江队、新塘队、张屋队 |
3 |
中间队、新屋队、元架队 |
3 |
坡塘队、福进队、石岭队 | |||
石桥村 |
14 |
7 |
那一村、那二村、元一村、元二村、张一村、张二村、李屋村 |
4 |
邱屋村、石壁村、杨家碑村、新塘村 |
3 |
长塘村、新春岭村、大科村 | |||
张高村 |
15 |
8 |
更楼队、凤尾队、玉石队、大茶队、万胜队、高华队、楠树队、张高队 |
4 |
龙胜队、旺垌队、福基队、燕子队 |
3 |
新村队、沙江队、广塘队 | |||
民主村 |
14 |
7 |
文子坳队、书房队、社主队、石玖队、下尖岭队、华文堂队、八月田队 |
4 |
龙家营队、三井队、井口队、竹山队 |
3 |
大学队、瑞泉队、俊生队 | |||
下浪村 |
5 |
3 |
梅子园队、杨梅村队、大坝头队 |
1 |
新一(二、三)队 |
1 |
龙居塘队 | |||
石柱村 |
13 |
7 |
大石芽队、丰收坪队、茶坪队、新建队、社边岭队、新村队、石井队 |
3 |
老村、大檐屋队、食六坡队 |
3 |
琪园队、塘坑队、水井头队 | |||
旧州社区 |
5 |
3 |
桥头岭、龙尾坝、白云村 |
1 |
井面口 |
1 |
松树塘 | |||
陆屋镇 |
7 |
陆屋社区 |
1 |
1 |
陆屋社区 |
/ |
/ |
|||
陆阳社区 |
6 |
6 |
一街、二街、三街、火烧桥、桥头岭、古城 |
/ |
/ |
|||||
企石村 |
14 |
7 |
大新队、三家村、大水井、龙湾坪、古牛岭、福一队、福二队 |
4 |
企一队、企二队、企三队、企四队、 |
3 |
稔竹碑、进龙塘、新基塘 | |||
杨屋村 |
9 |
5 |
青湖坪村、六德塘村、伯公岭村、下杨村、上杨村 |
2 |
高湖村、福德塘村 |
2 |
母蛤石村、旱垌村 | |||
陆东村 |
18 |
9 |
平心垌村、花石村、上炳岭村、竹埠村、北哨村、龙塘口村、长岭村、平石村、凤凰塘村 |
5 |
李一村、李二村、五村村、三座屋村、鸡头岭村 |
4 |
长垌村、黄屋村、凌屋村、细江村 | |||
罗屋坪村 |
33 |
20 |
三凤塘村、大坪村、松木坪村、冠锦塘村、何屋村、凌屋村、官滩村、吴屋村、吕屋村、罗屋坪村、垌心村、岭儿村、新建村、金星岭村、金鱼塘村、石龟塘、宝鸭塘村、林屋村、黄屋村、东风村 |
8 |
大石麓村、木料塘村、新胜塘村、木料江村、三角坡、甲屋村、大水茫村、黎屋村 |
5 |
张屋村、移民村、晒鱼岭村、芳塘村、钟屋村 | |||
石子岭村 |
15 |
8 |
攀桂塘村、金鸡岭村、高禾塘村、石子岭村、金谷岭村、乌楠塘村、白石塘村、吼龙塘村 |
4 |
莫屋山、龙兴塘村、元岭村、双桂塘村 |
3 |
大化口村、狮子尾村、福寿塘村 | |||
钦北区 |
青塘镇 |
3 |
青苏村 |
3 |
1 |
线鸡坪 |
1 |
苏屋村 |
1 |
统塘坪 |
那路村 |
3 |
1 |
浪坪村 |
1 |
下那路村 |
1 |
上那路村 | |||
决竹村 |
9 |
3 |
高胜村、大坡坪村、沙蚬村 |
3 |
金银塘、决竹塘、根竹塘、 |
3 |
石子岭、扫把浪、高岭局 | |||
平吉镇 |
10 |
广平村 |
6 |
3 |
上杨、下杨、广平圩 |
2 |
那板、那罩 |
1 |
母鸡坪 | |
三冬村 |
5 |
3 |
黄屋、老村、廖屋 |
1 |
高塘 |
1 |
张屋 | |||
永隆村 |
6 |
3 |
老施坪、上旧、铜罗坪 |
2 |
永安、永成 |
1 |
奇高坪 | |||
大田坪村 |
4 |
2 |
渡船口、磨扑村 |
1 |
榃宏 |
1 |
架塘 | |||
榃标村 |
3 |
2 |
枫木、小坪 |
1 |
九冬 |
/ |
||||
平吉村 |
4 |
2 |
江口、大路桥 |
1 |
九冬 |
1 |
下坝 | |||
白鹤垌村 |
2 |
1 |
相思坪 |
1 |
石子岭 |
/ |
||||
牛江村 |
2 |
1 |
红泥沟 |
1 |
牛江圩 |
/ |
||||
古秀村 |
4 |
2 |
沟口、青鱼坪 |
1 |
大排 |
1 |
大坡 | |||
平里村 |
7 |
4 |
海湾、那墩、二冬、榃步 |
2 |
那关、东那德 |
1 |
西那德 | |||
鸿亭街道 |
2 |
小江社区 |
5 |
3 |
上勒村、中勒村、下勒村 |
1 |
刘屋村 |
1 |
沙塘村 | |
山塘社区 |
1 |
1 |
冲口坪村 |
/ |
/ |
|||||
子材街道 |
2 |
沙坡社区 |
3 |
2 |
三角塘村、黄屋村 |
1 |
沙坪村 |
/ |
||
永福社区 |
3 |
2 |
何屋村、新村 |
1 |
坭桥村 |
/ |
||||
钦南区 |
久隆镇 |
6 |
水铺村 |
7 |
4 |
白水塘、那立塘、大务坪、洋江坪 |
2 |
水铺、鸭营 |
1 |
竹围 |
黎屋村 |
3 |
2 |
王海、罗泗 |
1 |
黎屋 |
/ |
||||
丁屋村 |
8 |
4 |
细闸、独屋、大坝、马藤草 |
2 |
丁屋、老虎岭 |
2 |
大岭、佛渔村 | |||
高桥村 |
8 |
4 |
毛坪、李屋坪、蒋家、官垌 |
2 |
谭屋、新 |
2 |
鲤鱼塘、褚屋 | |||
久隆村 |
14 |
7 |
牛栏麓、芒果山、白石坪、那拖麓、杨屋、竹仔岭、高沙 |
4 |
张屋、曾屋、邱屋、廖屋 |
3 |
黄屋、石仔墩、久隆井 | |||
沙田村 |
8 |
4 |
上东坝、下东坝、登高岭、马尾塘 |
2 |
马应、牛角塘 |
2 |
大岭、沙田坪 | |||
文峰街道 |
5 |
文昌社区 |
0 |
/ |
/ |
/ |
||||
东风社区 | ||||||||||
江滨社区 | ||||||||||
中山社区 | ||||||||||
三宣堂社区 | ||||||||||
向阳街道 |
2 |
新兴社区 |
0 |
/ |
/ |
/ |
||||
城中南社区 | ||||||||||
水东街道 |
2 |
大沙垌社区 |
0 |
/ |
/ |
/ |
||||
东南社区 | ||||||||||
尖山街道 |
3 |
排榜社区 |
3 |
2 |
沙东、沙西 |
1 |
排榜 |
/ |
||
犁头嘴村 |
7 |
3 |
南康围、黄竹山、青山 |
2 |
犁上队、大份田 |
2 |
犁中队、杨亚寮 | |||
九鸦村 |
4 |
3 |
钟屋、横丰、曾屋 |
1 |
罗屋 |
|||||
大番坡镇 |
4 |
茅坡社区 |
12 |
6 |
塘鹅港、北港、朴子龙、冲奎、望南、望北 |
3 |
大坡、泥沟、马安山 |
3 |
沙古良、茅坡、老周环 | |
沙坡村 |
8 |
4 |
凉粉坑、沙坡、弓背山、禾岭 |
2 |
沙坪、新村岭 |
2 |
果子冲、岭头顶 | |||
葵子村 |
6 |
3 |
葵子、斩板、中间瑶 |
2 |
红花处、江口 |
1 |
坚心围 | |||
辣椒槌村 |
7 |
4 |
辣椒槌、石角、新基围、沙环 |
2 |
海下、杉木山 |
1 |
细基 | |||
沙埠镇 |
4 |
大岭村 |
3 |
1 |
烂木头 |
1 |
西上村 |
1 |
山木坝 | |
大石古村 |
1 |
1 |
良屋垌村 |
/ |
/ |
|||||
油路村 |
3 |
2 |
横山头、梁屋 |
1 |
山猪环 |
/ |
||||
下南山村 |
1 |
1 |
下南山村 |
/ |
/ |
|||||
龙门港镇 |
3 |
北村 |
3 |
3 |
东边塘、西边塘、泥万 |
/ |
/ |
|||
南村 |
2 |
2 |
东边村、西边村 |
/ |
/ |
|||||
东村 |
7 |
7 |
松明径、箭道、十字街、马路头、上下街、背风万、新街 |
/ |
/ |
|||||
合计 |
15 |
70 |
513 |
279 |
131 |
103 |
注: 1.自然村名单所列村庄仅作为参考。
2. 加粗村庄表示该村庄目前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已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其中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23个(含在建6个),已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自然村28。
3. 截至2023年6月,平陆运河0—1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8.7%。
附件2
已纳管或已建设设施的自然村清单
序号 |
县(区) |
镇(街道) |
行政村名称 |
自然村名单 |
污水治理情况 |
1 |
灵山县 |
沙坪镇 |
金科村 |
关坪队 |
已建设施 |
2 |
七里村 |
松木坪 |
已建设施 | ||
3 |
那琅村 |
塘派队 |
已建设施 | ||
4 |
沙港社区 |
仇屋 |
已建设施 | ||
5 |
创华 |
已建设施 | |||
6 |
沙坪社区 |
沙一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7 |
居民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8 |
街一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9 |
街二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0 |
街三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1 |
街四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2 |
陆屋镇 |
陆屋社区 |
陆屋社区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3 |
陆阳社区 |
一街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4 |
二街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5 |
三街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6 |
火烧桥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7 |
桥头岭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8 |
古城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19 |
钦北区 |
子材街道 |
沙坡社区 |
黄屋村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20 |
三角塘村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21 |
永福社区 |
坭桥村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22 |
钦南区 |
久隆镇 |
黎屋村 |
黎屋 |
已建设施 |
23 |
罗泗 |
已建设施 | |||
24 |
丁屋村 |
丁屋 |
已建设施 | ||
25 |
高桥村 |
蒋家 |
已建设施 | ||
26 |
水铺村 |
水铺 |
在建设施 | ||
27 |
洋江坪 |
在建设施 | |||
28 |
尖山街道 |
排榜社区 |
排榜 |
已建设施 | |
29 |
犁头嘴村 |
大份田 |
在建设施 | ||
30 |
杨亚寮 |
在建设施 | |||
31 |
九鸦村 |
曾屋 |
已建设施 | ||
32 |
横丰 |
已建设施 | |||
33 |
罗屋 |
已建设施 | |||
34 |
大番坡镇 |
沙坡村 |
果子冲 |
已建设施 | |
35 |
葵子村 |
坚心围 |
在建设施 | ||
36 |
辣椒槌村 |
细基 |
已建设施 | ||
37 |
新基围 |
在建设施 | |||
38 |
沙埠镇 |
大岭村 |
山木坝 |
已建设施 | |
39 |
下南山村 |
下南山村 |
已建设施 | ||
40 |
龙门港镇 |
北村 |
东边塘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1 |
西边塘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2 |
泥万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3 |
南村 |
东边村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4 |
西边村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5 |
东村 |
松明径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6 |
箭道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7 |
十字街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8 |
马路头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49 |
上下街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50 |
背风万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
51 |
新街 |
已纳入市政管网 |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